悠悠假日心飞扬
假期安全不能忘
请大家一起认真阅读
这份假期安全须知吧!
1.不玩明火,远离可燃物品,不在森林草原进行野炊生火,不将火种带到干柴处,以免发生森林火灾。
2.电动自行车不要“飞线”充电,电车不入户,不入楼道。
3.游玩时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了解消防标识,经常学习消防知识。
4.电源接线板不要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使用后要及时拔下。
5.“小太阳”、电暖器不要靠近床铺、窗帘、沙发等可燃物,不要覆盖衣物。电热毯切勿通电时间过长、折叠不当或受潮,否则容易引发火灾。
6.液化气罐应保持直立,不要加热、烘烤、摇晃、卧放;液化气罐超过六年使用年限应及时停用,更换新的液化气罐;发现燃气管道或液化气罐泄漏,要迅速用湿抹布盖住阀门将其关闭,打开门窗通风,并严禁使用明火和启动电源开关。
7.切记并提醒家人不要卧床、酒后吸烟,烟头一定要掐灭后放在烟灰缸里。
1.出行时要远离屋檐和高大建筑物,防止被高空坠物砸伤。
2.雪天后远离冰锥处,以免气温升高,冰锥坠落砸伤自己。
3.提高个人素养,不在高空处丢弃物品,保护你我他。
4.不在高层窗台摆放物品,请勿将拖把、花盆、扫把等物品挂放在阳台外或空调及窗台上,高楼层应装备防护网,避免物品意外掉落。
5.定期检查门窗边沿螺丝窗框是否出现松动等情况;定期检查阳台悬挂物、空调支架、百叶窗、空调格栅是否松动;定期检查阳台种植植物、花盆等是否有坠落风险。
6.外出时(尤其恶劣天气外出),要有防范意识,路过高层建筑不要低头玩手机或跟朋友聊天。
7.尽量走有防护的内侧或贴近墙根行走,因为高空坠物的运动轨迹大多是抛物线。
8.经过悬挂物多的楼房时,快速通过减少停留。
9.遇到商场翻新、高空维修、清洗墙面等高空作业的楼宇时尽量绕道而行。
1.不要点击陌生网站、随意扫描二维码,对网络刷单行为说不。
2.不要在网络上发表攻击性言论,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要随意跟风评论,拥有自己的判断力。
3.遵守网络规则,要时刻紧绷防范之弦,下载国家反诈APP,严防电信诈骗。
4.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及程序,更不要登录注册。如果被有心之人利用,很容易就会造成信息泄露。应选择信誉较好的下载网站下载软件,保障一定的安全。
5.不要使用“直接登录”,尽量不要使用“保留账号密码,可直接登录模式”,并且使用后注意清除个人使用记录。
6.慎连公共场所WIFI,不要贪图便宜,上一些未经认可的无线路由。
7.牢记网上聊天“七不提”,不跟陌生人提及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单位地址、银行卡号、支付宝用户名等。
8.网上申请某些账号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保密协议和所谓的个人信息显示,尽可能保密和隐藏,不要公开手机号和住址。
1.寒假出行时,不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的车辆,发现立即报警。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3.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4.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5.要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右侧行驶,不抢行,不争道。
6.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前后注意,不突然猛拐。
7.严禁逆向行驶、骑车时使用手机或者浏览电子产品、骑快车、相互追逐、急转猛拐、单手骑车、手持物品、双手脱把、攀扶其他车辆、酒后骑车等有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8.不骑车带人,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安全头盔。
1.防范各类“套路贷”,不参与网络不良借贷。
2.乘车、购物时,要妥善保管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晚上尽量选择大道、人多有灯的路线走,不要将财物外露,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
3.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茶水及香烟、食物等,保持警惕,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4.保管好自己的各类账户,不要轻易借给陌生人使用,对能够轻易获得报酬的活动要慎之又慎。
1.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以招工、培训等为诱饵,以回报丰厚为幌子来骗取信任,从中牟取暴利。要确保招工信息的安全可靠,不能相信来路不明的小广告。
2.勤工俭学要找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并确定单位的相关资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慎交各种名义的押金、保证金以及证件。
4.远离传销。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群情激昂。如果识别出传销,应立即停止务工,及时报警。
5.发觉被骗,及时报案。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6.对要求手持证件拍照、扣押身份证等证件的公司一律说不。
1. 高度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触摸眼鼻口等。
2.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接触时,佩戴口罩可以减少传播病毒的风险。
3. 定期通风。开窗通风可以将室内空气置换,降低病毒浓度。
4. 维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尤其是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保持距离。
5. 加强环境清洁。经常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如手机、门把手、键盘等。
6.常常备好消毒用品,增强个人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1.严防取暖用具起火。天气变冷,在使用电暖气、电热毯、电炉子、火炉子等设备取暖,要远离可燃物。
2.严防电器起火。气温下降,电气火灾增多,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用电,不私搭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不私自更改燃气管线,及时更换维修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长时间外出要关闭电源、燃气管道开关。
3.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不要密封窗户,为了保证室内温度,有些家庭会将阳台和窗户进行密封,这直接造成了室内空气无法与室外空气交替。一旦出现燃气泄露,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离家及晚上入睡前,要确认气体阀门置于关闭位置;如一旦发生燃气泄露,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
4.注意安全距离:取暖设备运作过程中设备本身及其周边的温度都比较高,如果太靠近沙发、被褥等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一定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5.定期检查:定期对家庭用电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在使用各类电器时,若发现冒烟或闻到异味,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6.电器着火别用水,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来灭火,应先断电再进行扑救,以免因水流导电发生触电事故。
7.切记人走断电,要做到人走断电,尤其是长时间出门。
1. 行程规划:提前规划好行程,包括交通、住宿、景点等,预订正规的交通工具和住宿设施,避免在旅途中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2. 物品准备:带上必要的证件、药品、保暖衣物、防晒用品等,尽量减少携带贵重物品,避免遗失或被盗。
3.紧急联系方式:随身携带紧急联系方式,如当地警察局、医院的电话号码,了解当地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
4.保持联络:与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定期报平安。
寒假安全无小事
平安快乐过大年
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寒假生活的同时
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喊上你的小伙伴
一起认真阅读这份假期安全须知吧!